10月16日,原新四军第三师师长兼政委、苏北区党委书记黄克诚之子黄煦,原阜宁县抗日民主政府第一任县长宋乃德之子宋齐生,著名的小沙东海战幸存者之一吴为真之子何志坚,与北京、武汉、成都、长春、合肥、南京等地三师将士后代50余人组成的寻访团,首次将滨海作为寻访目的地,千里迢迢来到滨海,追寻红色记忆,触摸烽火岁月,传承铁军精神。 https://imgcache.qq.com/tencentvideo_v1/playerv3/TPout.swf? max_age=86400&v=20161117&vid=l07640n6pnx&auto=0 不忘初心
1942年底,日伪军对盐阜区进行残酷大扫荡。1943年2月,新四军第三师师长黄克诚、代参谋长洪学智等率部沿废黄河向黄海岸边转移到阜东县(今滨海县)指挥反扫荡斗争。盐阜军分区司令员、第三师副师长兼第八旅长张爱萍等配合黄克诚师长,指挥第八旅23团、24团等部与日伪军英勇作战,一举粉碎了日伪军对阜东县的围攻,取得了八滩、东坎、陈集等战役的胜利。 深情握手
“栾老,这位是黄师长的儿子、这位是高良的儿子……”一下车,县新四军研究会会长徐振理就向我县新四军老战士栾毅华介绍寻访团成员,94岁高龄的栾毅华老人在听到黄师长的儿子到来时,激动地从轮椅上站了起来,紧握着黄煦的手说:“你父亲是我老首长,很想念他啊!”说完便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因老人年事已高双腿不便,黄煦也很激动,赶忙让老人坐下说话,栾老却语气坚定:“都是老首长的亲人,我一定要站着,必须要站着!”“栾老,您还记得高良吗?”今年72岁的新四军老战士高良的儿子高辛茂一见到栾老就拉呱起来。“高良是三师24团卫生队队长,我是助医,他是我的上级,真是做梦也没有想到今天能见到这么多首长的后人”……虽然栾老的眼睛看不清,但回忆起当年的情景,思路却很清晰。
触摸军徽
在天场镇新四军第三师八旅纪念馆,从北京来的新四军老战士左季看着馆藏的一张张相片,激动不已。“我老家是涟水的,又在滨海战斗过,这里是我的第二故乡,此次寻访,一是怀念战友,二是寻找年轻时的足迹。以后身体允许,我还会回来看看的。”“爷爷今年91岁了,担心他身体吃不消,可老人家执意要来,我们理解爷爷的这份情结,决定开车和他一起来滨海寻访。”
凝望父辈
“这次来滨海寻访爸爸、妈妈当年的战斗足迹,动身前一天晚上,我彻夜未眠,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今年67岁的何志坚神情凝重,作为新四军第三师赴延安学习干部队在小沙东海战中的幸存者之一吴为真之子,何志坚夫妇是首次来滨寻找父母抗战的足迹。采访过程中,何志坚几度哽咽。在新四军第三师赴延安学习干部队阜东出发地旧址,他饱含泪水,听徐振理讲述当年的故事,深情遥望远方的大海,仿佛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追寻记忆
今年72岁的宋齐生一路寻访,一路用相机记录父亲战斗的足迹。他的夫人每到一处都认真记录不曾听说过的英雄故事。“2005年,在父亲诞辰100周年时来过滨海,那次来,对父亲当年主持修的这座宋公堤认识不多,也没记在心上,后来听黄克诚将军的夫人唐阿姨讲述,让我有了印象,感触很深!”宋齐生感叹道,“真没想到,当年父亲的一个举动,在群众心中留下这么深的烙印。今天再次来到滨海、来到宋公堤旧址,我非常激动。宋公堤只是那个时代为民服务的一个符号,是伟大的时代造就了伟大的事业和伟大的人民。感谢滨海县政府和父老乡亲所做的辛勤工作!今天一路走来,感到滨海发展的变化很大,宽阔的马路、繁华的城市、开放的港口,这座父辈曾战斗过的城市正在迎来一个新时代!”
捐赠史料
“当年新四军为解决盐阜抗日根据地的军需民食,黄克诚师长、宋乃德县长决定再次拓建晒盐池滩,命名为新滩盐场”。老盐工的后人曹效成在新四军新滩盐场纪念塑像前,向寻访团成员介绍新四军创办盐场的艰辛历程。 新滩留影
“1944年,我出生在阜东,虽然出生后第二年就离开了这里,但毕竟是我的出生地,又是我父亲当年抗日的地方,即便我没有在这里生活、成长,但对滨海却怀有一份特殊的感情。”第一次来到滨海的黄煦接受采访时说,“父亲生前很少和我们讲当年的抗战史,后来我也是通过看史料,了解到父亲曾在江苏战斗的足迹,当年战斗频发,我们在纪念长征胜利82周年、新四军第三师师部转移到滨海75周年之际,组织三师将士后人一起到老根据地,重走父辈战斗过的道路,寻找先烈们的足迹,传承革命事业。滨海是革命老区、红色故土,这次来看到父亲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发展得这么好,感到非常欣慰。希望滨海的明天越来越好,人民更加幸福!”
赠送书法
“滨海县重视红色文化传承保护工作,建成新四军第三师八旅纪念馆等一批红色教育基地,启迪我们后人不忘历史,珍惜和平。这次来到滨海,我很激动,作为三师将士后人感到骄傲,父辈在艰苦的条件下英勇作战是不容易的,我们要把父辈们的革命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高辛茂说。
英雄雕像
一路寻访,父辈们的战斗故事触动他们的心灵,引发他们的强烈共鸣,大家为当年的铁军精神而热血沸腾,为当年的军民鱼水情而热泪盈眶,为记录这伟大的时代而心潮澎湃。寻访团成员纷纷表示,一定要将父辈们铸就的铁军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建设高水平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