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中共滨海县委十二届九次全会在东坎召开。会议总结了上半年工作成绩,谋划部署下半年任务,动员全县上下坚持人民至上、接续拼搏奋斗,聚焦绿色转型、聚力接轨融合、聚势走向前列,奋力书写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滨海答卷。
如何做好下半年工作
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市委七届十次全会部署,紧扣“高质量发展走向前列”定位,持续深化“四提”行动,聚力聚焦再攻坚、埋头苦干抓落实,确保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坚持扩总量和提质量两手齐抓,在聚焦绿色转型中夯实产业根基。
——要突出提优势和补短板双向发力,在聚力接轨融合中拓展发展空间。——要打赢抗疫情和促发展两场硬仗,在聚势走向前列中奋力担当作为。
重大项目
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抓项目就是稳增长就是抓机遇 就是谋未来
下半年滨海深入开展“产业转型攻坚年”行动全力以赴抓招商 上项目 扩投资
奋力攻坚重大项目 在加快产业转型上实现更大突破
以项目为龙头,提升产业集聚度
●增强“抢”的魄力,聚焦电子信息、先进机械制造、新医药、新能源等重点产业,全力强链、延链、补链,常态化组织产业专题招商活动。 ●提升“招”的能力,构建完善“专业招商+驻点招商+代理招商+以商引商”的招商体系,强化考核激励,打造“招商劲旅”。 ●提高“建”的效率,加快推动海上风电产业园等81个在手超亿元项目快签约,昂利康成品药等26个签约项目快开工,呈泰智慧科技等10个开工项目快建设,嘉鸿微电子等8个在建项目快竣工,确保“两重一实”项目完成投入220亿元以上。 以开放为引领,拓展发展新空间
●丰富接轨上海的“开放内涵”,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推动接轨大上海、深耕长三角、对接大湾区,对照“一区三基地”路线图,深化产业接轨,常态开展系列招商推介活动,新签约超亿元项目20个以上;深化市场接轨,主动对接沪宁等长三角大中城市市场需求,推进蔬菜主供应基地提档升级、农产品直销窗口改造提升,加快推进梨花语核心景区等特色旅游项目建设;深化要素接轨,全面推进产学研合作、科技服务、教育医疗等方面的互联互融,引进更多名校名师、名院名医、名团名人。 ●拓展沿海发展的“开放空间”,围绕宝武、金光等重特大项目正式开工,主动超前谋划,倒排任务清单,做好要素保障,配合做好滨海港区20万吨级航道、疏港铁路、滨淮高速等重点工程推进,实质性启动配套产业招商和配套功能建设,真正把发展机遇转化为现实行动。 以创新为驱动,增强核心竞争力
●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深入推进企业“争星创优”、百家高企培育、百企技改培强等行动,培育正丰阀门等高企30家以上,实施万恒核电整机泵等技改项目40个以上,大力推动“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打造多层次企业梯队; ●深入推进创新研发平台提升计划,新建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家以上,加快南大低碳产业研究院“生态研究中心”建设,汽车零部件孵化器入驻企业30家以上; ●深入实施“3456”英才计划,制定出台“人才新政30条”,举办“十城十主题”招才引智等系列活动,健全引育留用人才“生态链”。 以改革为动能,打造营商强磁场
●聚焦“保市场主体”任务,深入开展“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年”活动,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按照“最多跑一次”“最小颗粒度”目标要求,进一步减事项、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间,持续深化“一件事”“一平台、一标准、一站式”等改革,年内建成政务服务信息平台; ●提高要素保障水平,深入开展“服务进万企”活动,搭建企业微信群等诉求反映平台,严格执行优惠政策清单制、为企服务项目承诺公示制,确保企业资金、土地、水电气等要素高效保障; ●畅通重大项目“绿色通道”,全面推行并联审批、容缺预审,推广企业投资类项目“拿地即开工”等改革举措,让项目建设每个环节都按下“快进键”。
站在新起点,踏上新征程。 滨海聚力聚焦再攻坚、 埋头苦干抓落实, 确保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