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季学期全省普通高中高一年级全面使用新教材 那么即将投入使用的新教材 主要有哪些变化? 重大变化品/味/不/一/样/的/教/材
2020年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一年级新生,接轨“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使用《江苏省2020-2021学年普通高中高一年级教学用书目录(根据2017年版课程标准修订)》公布的教材。 小编了解到,新高一教材共有14个品种改版,其中语文、历史、思想政治首次采用国家统编教材!
教材有变化 少了可借鉴的经验 在学习过程中如何应对 近期 小编采访了 看看他们怎么划重点的吧
、语 文
高一语文备课组长蒯元元
01 多变的主题:一个单元对应一个核心主题 新教材让学生的读书不是简单的读,而是在情境中完成任务,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核心主题展开。它更加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素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接班人。
02 丰富的内容:题材更多覆盖面更广 新教材重点学习内容包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国外优秀文化等四个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更全,分量更多,要求更高。将原标准“诵读篇目的建议”改为“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推荐篇目数量也从14篇(首)增加到72篇(首),提高了学习要求。
03 全新的读法:教材增加了整本书阅读板块 在阅读方面,高一语文教材增加了整本书阅读板块,引导学生进行课余阅读和深入阅读。新教材《语文》必修(上)和必修(下)将《乡土中国》和《红楼梦》,分别以独立单元的形式安排在教材里。整本书阅读的主战场不是在课堂,而是在课外,进一步拉大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距。
04 务实的写法:教材突出实用类应用性的写作 它倡导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运用阅读和写作的工具去解决生命问题,拥有一辈子可以带走的能力。此外,对于新教材淡化独立的成体系的写作训练,突出结合阅读的任务驱动写作。减少文学虚构类写作,突出实用类应用性的写作。减少孤立的供应材料的写作,突出在交际语境中的写作。
学习建议: 新教材要求同学们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情感、能力、审美情趣同步发展。希望大家以读为本,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读与写相结合。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语文资源,积极扩大自己的阅读量。
数 学
高一数学备课组长孙亚
顺序变化 高一这8章内容旧教材都有,《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关系紧密,新教材将《常用逻辑用语》这一章内容从高二上学期教材中调整到集合后的第2章;新教材将《不等式》调整到靠前的第3章,主要是想利用好不等式的工具性。
章节变化 在《常用逻辑用语》中删掉了《四个命题》和《逻辑联结词》,增加了定理、定义的概念,在函数章节中删掉了《映射》,增加了《函数模型》章节。
题型变化 在旧教材中习题只有填空和解答两种形式。新教材中,除了填空和解答之外,还增加了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两种题型。
结构变化 在旧教材基础上,新教材增加了数学阅读,数学文化,数学探究,数学建模等内容。该变化对学生的要求更高,有利于提高学生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命题变化 旧教材的命题有固定模式,难易清晰,新教材的命题中档题较多,题型灵活多变,所有考点都重要,在新高考模式下,数学学科更容易形成两极分化。
学习建议: 一、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提高自己理解能力;
二、认真完成作业,订正错题,总结反思;三、针对错题,再找一些针对性的习题加以巩固。英 语
高一英语备课组长陈法兵
01 牛津新版高中英语教材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即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教材设计的英语学习活动以主题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帮助学生在语言学习中,成长为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人。
02 新版教材在注重打好语言基础的同时,高度重视听说读写看等语言技能的融合,提高语言练习和活动的思维含量,多层次、多角度训练学生思维的逻辑性,聚焦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03 新版教材有利于提高高中英语教学的实效。新版教材有意识地发扬了原有教材的优势和特色,调整优化了内容选材和活动设计,让教材更好地为高中英语教学服务。教材增加了单元数量,减少了单元学习容量,增强了实际学习效果,增加了具有较强文学性的内容选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英语语言美的能力,发展语言意识和语感。
学习建议: 一、加强读背、注重积累。提倡循序渐进、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地背诵新版教材的整篇课文,坚持下来绝对受益匪浅。二、主动积极融入到语言活动中,努力提高语言技能。综合利用新版教材的丰富内容,全面展开听说读写看等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
物 理
高一物理备课组长高瑞胜
01 新教材体系发生了明显变化:所有学生必须学完三本必修教材内容,即可参加学业水平的合格性考试;如果选择参加等级性考试(即高考选择了物理),必须再学完选择性必修的三本教材。 02 内容选择和习题设置等新教材更加强调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理念(即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的渗透和落实。 03 根据学生认知特点调整了部分章节内容:牛顿第三定律调到牛顿第二定律之前;原教科书“曲线运动”一章,分为“抛体运动”和“圆周运动”两章;原教科书“静电场”和“恒定电流”两章,分为“静电场及其应用”“静电场中的能量”“电路及其应用”和“电能 能量守恒定律”四章,调整后显得更加合理。 04 根据2017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和新高考改革的需要,部分内容做了删减调整。像安培力、洛伦兹力的部分內容安排在选择性必修,降低了学业水平考试(即必修部分)内容的难度要求。选择性必修课程知识点变化,总体上增加了高考的内容与难度。
学习建议: 一、学会对物理概念的反复琢磨。
能不能学好物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你对物理概念能否理解得透彻,物理概念因其抽象性,总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感,比如“能量”、“惯性”等等这些概念,单靠老师的“言传”并不能传神地表达出概念的真谛所在,而只有自己做到了“意会”才能真正领略出它的全部内涵,这种“意会”的感觉就只有靠我们对概念的反复分析、琢磨以及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才能体会得到。二、学会对物理情景的详细分析和画图。 高中物理所研究的大多是实际生活、生产实践过程的理想化模型,要学会从题目的文字描述中想象出实际情景,并学会将情景用图描绘出来。物理中要求学生会画物理情景图(轨迹示意图)、受力示意图、两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最后要求会把图用数学语言表示出来(关系式)而绝对不能死记套用公式。三、学会对物理实验的层层剖析,培养探究能力。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纵观课本上的实验内容,无论什么样的实验,无外乎都有这么几部分组成:实验目的、原理、器材、步骤、注意事项、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但我们的关键不是仅会做这些实验,而要从中学会探究的方法,会由现象提出猜想,按猜想设计实验再检验并修正猜想。这不仅是学习物理的知识,关键是知道知识的来源,更便于掌握。四、学会对类似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并做好错题集学习的过程就是先把书由薄变厚,再由厚变薄的过程。要将知识点细化,学透。学会了对类似知识点的归纳、总结,那么繁杂的物理内容便化成了简单几个部分,学起来自然就会轻轻松松、游刃有余。学好物理还要求做一定的习题,加深理解,融会贯通,锻炼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化 学
高一化学备课组长王传安
01 结构的变化
由原来8个专题变为9个专题,专题3、专题5、专题6、专题8基本保留原有体系,专题1和2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重新编排和建构体系,专题4和专题7是将原有硫和氮进行重新建构和拆分,专题9是完全重建的专题。 02 内容的变化
对化学1和化学2的内容进行删减和重排,把《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调整到第一册最后一个专题,氮及其化合物调整到第二册,铁及其化合物调整到最后专题。删减内容较多的为铝及其化合物和硅元素的有关性质,铝只介绍铝热反应和铝土矿制备铝,硅及硅酸盐产品几乎没有涉及。
学习建议: 化学学科既有数学和物理的理论高度和严密逻辑。又有很多需要通过记忆积累的常识。所以聪明但不勤于积累的人学不好化学,光勤于积累但不善于理解思考的人也学不好化学,学好化学要的是“勤与活”。具体来说,上课认真听,课前要预习,课后要复习,作业要保质保量完成。多记多背,注重理解,善于总结,探索规律,夯实基础,稳步提高。做到这些相信同学们的化学会学的很好。
其他科目的变化
……
思 想 政 治
增加国家安全相关内容
新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全套教材共7册,其中必修教材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4册,选择性必修教材分《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法律与生活》《逻辑与思维》3册。同时,教材以“国家安全与核心利益”为议题,设计综合探究,阐释“国家安全,人人有责”,讲述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容和意义,培养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意识。
 思想政治 
历 史
包含3册选择性必修教材
新的普通高中《历史》统编全套教材共5册,其中必修教材分《中外历史纲要》上下2册,选择性必修教材分《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与社会生活》和《文化交流与传播》3册。
 历史 
重点学习内容有四方面,一是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二是中国人民170多年斗争史和中国共产党90多年奋斗史;三是国家主权、海洋意识教育;四是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