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叔叔,我在网上被骗了!”1月23日,扬州高邮市12岁的小依在家长的陪同下向高邮警方报警称遭遇网络诈骗,损失了两万多元。
原来,当天下午小依刚刚考完期末考试,闲来无事便在家用妈妈的手机浏览某短视频平台时,刷到一个自称可以免费领取某网络游戏皮肤的视频。平时很爱玩这款网络游戏的小依看后十分心动,便按照视频内的教程添加了“客服”QQ号,在扫了对方发来的一个所谓的“免费领取用二维码”后,手机里跳出了微信及绑定银行卡即将冻结的提示,小依这下可慌了神,急忙求助之前那个“客服”。在“客服”的指挥下,小依先后将妈妈手机内的微信支付码、支付宝支付码都提供给了对方,并按指示输入了支付密码。 事后,小依意识到自己可能遭遇骗子了,但想阻止已经来不及了。很快,小依妈妈手机微信、支付宝以及绑定银行卡里的2万多元都被骗子陆续转走了。目前,警方已经介入调查此案。 现代快报记者从高邮警方了解到,近年来,在玩游戏过程中上当受骗的事越来越多,仅2020年一年高邮警方就接到此类报案74起,累计损失60多万元。警方总结被骗的案例,发现受害人在上当受骗过程中,主要有两大因素在作怪,一是占便宜心理,总想着参加某一活动有很大优惠;二是心理素质不高,容易紧张,被对方以账户被冻结等说辞吓得慌了神而被“牵着鼻子”走。然而,骗子行骗的过程无论如何千变万化,最终都是一个结果,让受害者转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