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难时刻 总有人挺身而出 他们用爱心传递社会温情 弘扬社会正能量 激发更多群众见义勇为
8月26日上午,滨海县见义勇为基金会举行2021年市、县“金秋助学”助学金和“送清凉”慰问金发放活动,来自全县22名见义勇为人员或子女领取了助学金和慰问金。他们虽然从事不同行业,有着不同的身份,但他们身上却共同有着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
人命关天,不能见死不救 7月31日早上7点多,刘军经过人民南路大桥时,只听马路对面“轰”一声,原来是两辆电动车撞在一起。 当时一名女子摔倒在地,一动不动。刘军停好电动车,钥匙和包都没来得及拿,赶紧跑到马路对面,查看女子受伤情况。路过的行人也都停下来围观。“你这老爹爹,不要给自己惹事啊!”有的人说。刘军并没有理会,而是半跪下来大声对着女子喊:“你怎么样了,听得见吗?”此时受伤女子已经处于半昏迷的状态,没有回应,而且头部左侧和脸上都是血,地上也流了一大摊血。
刘军赶紧拨打了“120”和“110”告知情况,在医务人员和交警人员未到之前,他将受伤女士半抱着坐在地上,用手按着伤口。没过多久,救护车和警车相继到来,刘军和医护人员一起帮忙将受伤女子抬上救护车,并向救护人员告知受伤情况,可能是颅内出血。同时向交警讲述事故经过,留下联系方式。
今年65岁的刘军,1975年从滨海参军,来到福建海军某部服役,从基层报道员成长为部队专职新闻干事,多次被表彰为学雷锋先进个人,荣立三等功。1989年,转业到地方后担任县委通讯站副站长,参与创办《滨海报》。2018年,退休后担任县关工委副主任。多年来,刘军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军人,初心不改,使命不忘,帮扶结对孤残儿童、贫困学生、失足青年,多次捐款捐物、筹学费等。
最美救护员的两次出手 8月11号下午5点20分左右,在滨海县S327与阜东北路交叉口,一辆轿车与电动车相撞事故,骑电动车的妇女被撞后躺在地上头部受伤出血,昏迷不醒。恰好赵伟、李海霞夫妇驾车路过此处。他们第一时间下车,从后备箱里取出急救箱,奔进事故现场救人。 在李海霞的协助下,赵伟一边检查伤者生命体征,一边联系“120”。检查过程中发现伤者头部血肿且伤口出血,人处于半昏迷状态,呼吸微弱。赵伟立即采取止血、加压包扎等措施。直至救护车来到现场后,他们又协助医务人员将伤者送上救护车。处理结束后,二人这才匆匆赶往单位。
相隔四天后的8月15日晚上8时许,在东元中学西侧路囗,一起轿车与电瓶车相撞。电动车上母子三人被撞倒在路边均受了伤。赵伟、李海霞夫妇路过发现后,立马下车施救。经检查发现,男孩膝盖受伤,伤口达5厘米左右。母亲的腿部和小女儿的头部也受伤流血。他们立即用无菌纱布进行包扎。医护人员到达后,赵伟夫妇帮忙一起将受伤的母子三人抬上救护车送往医院救治。 赵伟、李海霞夫妇一直把见义勇为当成义不容辞的责任,先后多次在危机关头伸出双手援救他人,受到县、市见义勇为基金会的表彰奖励。 2020年11月份,在由省红十字会联合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的“救”在身边——寻找“最美救护员”中,赵伟脱颖而出,成为省10名“最美救护员”中的一员。2009年,他们还被评为“滨海好人”“盐城好人”。
能帮助到别人,我也是快乐的 “太感谢您了,您对我们家的帮助真的是太大了!”8月24日,受市见义勇为基金会认定的见义勇为人员、滨海县邮政公司大套邮政支局投递员康宁,来到困难儿童的家中,将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奖励自己的3000元奖金全额捐给了这位学生。面对学生家长的感谢,康宁却说:“能帮助到别人,我也是快乐的。” 无论是数九严寒的冬季,还是三伏酷热的盛夏,人们每天都见到这位身着绿色邮装、年近六旬的大叔,开着一辆墨绿色电动三轮车,载着满满一车报刊、快递物品,默默地穿梭于村组里。 “踏踏实实做事,简简单单做人”这是康宁的座右铭。作为一名有着近30年党龄的老党员,康宁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在别人遇到危难时,他总是出手相助。2019年3月,他在新荡村投递报纸,勇救一名不慎滑落到河中的农妇。2020年4月28日,康宁在投递报刊时,又对发生车祸的两名学生进行施救。受到县、市见义勇为基金会的表彰。 康宁就是这样一位助人为乐的人,他把3000元见义勇为奖金资助困难学生,用实际行动传播着光和热,照亮自己也温暖别人,传递了社会正能量。 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是彰显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标识 他们奋不顾身、舍己救人的精神 在平凡中彰显出伟大 普通中凸显崇高 充分展示了人民群众 甘于奉献、见义勇为的高尚品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