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立即注册

游客您好!登录后享受更多精彩

查看: 2020|回复: 2

浙江高考满分作文曝光,专家网友吵翻!第一位阅卷老师只给了39分

[复制链接]

70

主题

3

回帖

73

积分

书童

积分
73
发表于 2020-8-4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江苏


8 月 3 日,
一篇题为《生活在树上》的浙江高考满分作文
冲上微博热搜。

" 现代社会以海德格尔的一句‘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为嚆矢。滥觞于家庭与社会传统的期望正失去它们的借鉴意义。" 首句读完,大多数网友就 " 卡住了 ",全文因大量生僻字和晦涩典故引发网络争议。

来看看这篇满分作文
↓↓↓

微信图片_20200804100801.jpg
△ 2020 年浙江高考满分作文

根据浙江教学月刊社微信公众号 " 教学月刊 "8 月 2 日发布的文章,这篇满分作文在阅卷阶段就已引起内部讨论。" 第一位阅卷老师只给了 39 分,但后面两位老师都给了 55 分的高分,最终作文审查组判为满分。"

浙江省高考阅卷大组教授点评文章时称,老到和晦涩同在,思维的深刻与稳当俱备。网友对此点评却并不买账,不少人认为,通篇堆砌,如此难懂的文章,当不得 " 满分 " 二字。

正方:
高考是对学生能力和素养的遴选
满分是对才子的珍惜

浙江省高考阅卷专家点评时曾说,从文中可以体会到考生阅读量极大,驾驭文字的能力也远超于一般高中生,但不建议同学们模仿其中的晦涩。

" 如果我是阅卷老师,我会给满分!" 著名诗人、小说家黄梵也认为,该学生对事物的看法不单一、幼稚,很有思考力。高考如果只用单一的考核标准去遴选,必会令擅长其它文体的才子落选或委曲求全。高考是对学生能力和素养的遴选,满分是对这个学生思考力和表达能力的褒奖,传递的是老师对才子的珍惜。

一名文学博士在微博留言," 看了三遍,没看懂。文章本质是给人阅读的,如果不知所云,就是失败的。"

针对这一观点,黄梵也有着自己的看法。" 文章的主题应当是多重的,不然历代学者对经典的诠释就没有意义,所有诠释其实都构成经典的一部分。我们主要已被单一主题的写作教学带偏了,所以,面对文章的多重主题和多重真实,就很不适应,会以晦涩难懂来掩饰我们自己的阅读惰性。"

反方:
辞不配位,
生僻表达虽用对了地方,但没有必要

" 撇开引用不谈,没有一句话是好好说的。" 悬疑小说家、《萌芽》主编赵长天之子那多在微博中坦言," 文章需要准确传达作者的情和意,很罕见的时候,我可以理解写作者在当代汉语里找不到合用的词,必须往生僻里找,但我个人写作生涯里从未碰到此类情况。这篇满分作文里每一句话都有普通读者不熟悉的词汇,这是迫不得已?"

微信图片_20200804100827.jpg
△那多点评 微博截图

在人民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得主马伯庸看来,这篇作文很难用 " 满分好作文 " 或者 " 烂作文 " 来简单评价。最夺人眼球的部分,是大量的生僻词、生僻典故和生僻表达,说明考生知识面和阅读量都远超同侪。虽然用对了地方,但没有必要,正如网评所说," 不说人话 ",辞不配位。

微信图片_20200804100830.jpg
△马伯庸点评 微博截图

" 这篇文章的文风,很像最近十年来学术界颇为流行的那种不说人话的行文方式,充斥着怪异、造作的翻译腔与不分场合的属于滥用,沉迷在不可名状的‘高级感’中。" 马伯庸说,高考是个极端环境,所有的一切,都围绕着 " 分数 " 展开,所以真正的问题,出在阅卷老师身上。" 这篇文章成色如何且不论,至少夺人眼球是做到了,战术运用得当、今后这种可以用晦涩的辞藻堆砌出来的作文还会出现的。"

专家:
表达要有思想和张力
鼓励百花齐放

其实这样的满分作文并不少见,在江苏 2010 年高考中,在命题作文《绿色生活》中,一名考生通篇以骈体古文的方式完成,阅卷老师在读到此文时,视作 " 怀疑卷 " 提交给专家组。古典文献学专家在看完此文后,仅对文字的注释就记满了 4 页纸,最终也被判为满分作文。

" 这篇作文虽然存在拽词的成分,但总体来说写得不错,表面的表达和内在表达之间,要形成一种张力,如果像白开水一样就没意思了。"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骆冬青解释说,在阅卷过程中,阅卷人停留在每位考生试卷上的时间有限,更鼓励学生在考场上百花齐放,写出有亮点、有特色的文字。

" 李商隐的文字也很晦涩难懂,但并不影响他的文字流传千古。" 骆冬青认为,不应当以单一标准来衡量中文、评判文学,只要能够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意图就是优秀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7

主题

2万

回帖

4万

积分

巡抚

积分
48047
发表于 2020-8-4 10: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苏
好文章如果遇到猪老师,一样拿不到好分,所以考生运气很重要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2069

主题

1万

回帖

4万

积分

巡抚

积分
48735
发表于 2020-8-4 14: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苏
狗屁不通的高考作文被营销号一扩散,顿时有了好多支持者。想想其实也能理解,我如果没念过大学,没读过几本书,我估计也会萌生一种“一定是我水平不够”的感觉。因为往往就是越没见识的人越喜欢吹捧故弄玄虚的作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