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就业、全家脱贫。自2019年到滨海县劳动就业处工作以来,张道庄始终将促进贫困人口就业增收,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工作内容,想方设法帮助贫困人员转移就业、提升就业技能,甘当就业扶贫路上的“摆渡人”。
广辟渠道让贫困群众“有岗位”
眼前这位正在操作数据连接线的人叫潘红燕,是滨海县低收入农户,丈夫因股骨头坏死丧失劳动能力,两个小孩正在读书,一直想找个离家近的工作,方便照顾家庭。张道庄得知这一情况,亲自上门了解情况,主动联系她家附近的北坍国宇电子厂(村头工厂),帮助潘红燕实现家门口就业的愿望。 滨海县低收入农户 潘红燕:我丈夫王宝付,几年前患股骨头坏死,失去劳动能力,我们上有老下有小,张主任得知我们这个情况,把我介绍到附近的国宇电子厂上班,每月也能拿到近2000元的工资,感觉心里很满意。
为了帮助贫困群众找到合适的工作,张道庄走村串户,到企业,进车间,了解贫困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培训意愿、企业用工需求等信息,建立贫困劳动力精准识别台账,组织开展各类线上线下招聘活动、扶贫“职”通车系列活动和千名企业家牵手就业行动,并通过建设扶贫车间、村头工厂、农业合作社、公益性岗位等方式,先后向贫困群众提供各类就业岗位1.5万个,帮助3100余人实现就业。有活干,有收入,脱贫才有望!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在张道庄的帮扶下过上有尊严、有盼头的日子。
精准培训让困难群众“有技能”
授人以渔,脱贫有术。张道庄把扶贫扶技作为脱贫增收的有效手段,组织开展各种免费技能培训,提高贫困群众的造血功能,让他们练就一技之长,有效增强贫困群众在脱贫攻坚战中的“自主战斗力”。
今年46岁的李素珍,是滨海县东坎镇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家庭,丈夫中风半身不遂,两个孩子尚在读书,家庭重担全部落在李素珍身上。根据李素珍的实际情况,张道庄一方面鼓励她增强生活信心,另一方面帮她报名参加家政服务培训,并在培训结束后帮她找到了一份月收入4000元的家政服务工作。
滨海县低收入农户 李素珍:丈夫生病多年,一直靠我打零工维持生活,今年张主任晓得我这情况,把我介绍到桥缘家政学习技能,培训完成后,又替我介绍了一份带宝宝的工作,现在工作、收入很稳定,让我渡过了眼前的难关。
在张道庄的倡导下,滨海县劳动就业处先后组织开展农村贫困劳动力培训1830人次,既有草柳编织、首乌加工、木艺雕刻等十大乡土人才培训,又有企业订单培训以及种养殖、养老护理和家政服务等技能培训,1200多人通过培训实现了就业,拥有了一把“不返贫”的保险锁。
用活政策让贫困群众“有希望”
面对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许多企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五星电器滨海大卖场也在所难免,一度为复工复业发愁。在张道庄的倾情帮扶下,五星电器滨海大卖场顺利拿到了6.4万元应急稳岗返还资金,解决了门店经营的“燃眉之急”。
五星电器滨海大卖场 罗经理:看到新冠肺炎疫情对我们生意的影响,张主任多次来我们店里了解用工情况,特别关心5名贫困人员的返岗情况,他还帮我们申报应急稳岗返还资金。现在我们生意正在逐步恢复,准备再招几名贫困妇女来店里工作。
企业在,岗位就在,贫困群众就业就有希望。张道庄从实际出发,突出滨海特色,优化服务链条,用好用活各类政策,推动各项促复工稳就业政策落地见效,鼓励各类主体更多的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2020年已帮助463家企业(困企)兑付稳岗返还资金806.88万元、22家涉美贸易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187万元,稳定了13159名职工的就业岗位。一组组数据、一项项举措,凝聚了张道庄的辛勤付出,也彰显就业扶贫的显著成效。
滨海县劳动就业管理处党总支副书记 张道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就业扶贫作出重要论述,强调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我将牢记总书记这一指示要求,全力以赴帮助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用干在实处的新业绩,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打赢脱贫攻坚战,冲刺在即;决胜全面小康,任重道远。几年来,张道庄舍小家,为大家,扶真贫,真扶贫,付出的是汗水、是心血、是激情,收获的是贫困群众脸上的笑容、渐鼓的腰包和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