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立即注册

游客您好!登录后享受更多精彩

查看: 2159|回复: 1

破解殡葬设施不足,我省拟立法由政府提供基本殡葬公共服务

[复制链接]

5225

主题

4万

回帖

12万

积分

总督

积分
121158
发表于 2020-11-25 14: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江苏
11月24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了《江苏省殡葬管理条例(草案)》。针对全省殡葬设施总量不足,墓价较高,殡葬服务市场亟待规范等问题,此次立法拟规定由政府提供基本殡葬公共服务,确保实现“逝有所安”。



全省殡葬设施总量不足,发展不均衡

  我省殡葬改革和殡葬管理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火化率2006年已达100%,大部分城市也基本实现节地、生态安葬。但省民政厅厅长吕德明在作立法说明时表示,目前我省在殡葬资源配置、殡葬服务质量、殡葬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尚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的丧葬需求,“随着我省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不断发展,殡葬管理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亟需通过立法予以解决和规范”。

  本次会议前,省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会同省民政厅等部门在省内外开展的立法调研,也证实了上述分析。

  目前,全省公益性和经营性骨灰安葬(放)设施总体仅能保障7年左右。一些城市因土地资源紧张,多年没有批复殡葬设施用地,导致城市墓地供给较为紧张。我省各类公墓中大多建有立体式骨灰存放设施,但由于受传统“入土为安”思想的影响,居民仍大多选择价格较高的经营性公墓落葬。

  调研还发现,农村地区散埋乱葬现象不同程度存在,不仅占用土地,还导致互相攀比的不良风气。城乡殡葬服务机构良莠不齐,坑民、损民、扰民现象也时有发生,一些公墓管理不够规范,出现违规销售等问题。省人大社会委审议认为,为不让殡葬成为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制定一部地方性法规来建立和完善基本殡葬服务的政府保障制度,非常必要和迫切。



立法突出殡葬基本需求公益属性

  “逝有所安”,与“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老有所养”同样是群众基本需求。对此,《条例(草案)》明确予以回应,指出政府有提供基本殡葬公共服务的责任,要求建立政府提供基本殡葬公共服务、市场提供补充服务的殡葬事业发展机制,将基本殡葬公共服务经费和殡葬管理工作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条例还对考核提出要求,明确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应当将殡葬管理和建设基本殡葬公共服务体系的履职情况,纳入对相关主管部门、下级人民政府的绩效考核体系。

  省人大社会委审议后,对立法突出殡葬基本需求公益属性给以肯定,并建议进一步细化公共财政保障与土地供给、使用政策的支持力度,确保殡葬公共事业的要素投入。除经费支持,本次立法还拟规范基本殡葬公共服务的内容和提供方式,如鼓励各级政府有条件的情况下扩大基本殡葬公共服务范围,规定设区的市、县级政府应当以购买服务方式为无丧葬补贴的户籍村民、居民提供基本殡葬公共服务,逐步将本行政区域内户籍村民、居民去世后骨灰免费存放骨灰堂纳入基本殡葬公共服务的范围。另外草案还规定,村民、居民享受的丧葬补贴不能覆盖基本殡葬公共服务费用的,差额部分由政府补足。



  公益性安葬设施是“逝有所安”的基本保障。对此,条例草案要求编制殡葬设施建设规划,应当优先考虑公益性骨灰堂以及节地生态安葬建设项目,统筹安排公益性公墓建设项目,对经营性公墓建设进行总量控制,规定地方政府不得批准公益性殡葬设施变更为经营性殡葬设施。

  公墓墓地价格管控是实现“逝有所安”的关键一环。省人大社会委审议认为,当前各地普遍实行了对遗体接运、暂存、火化、公益性骨灰寄存等基本殡葬服务收费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有效控制了基本收费价格水平,但在群众全部殡葬支出中这部分占比较小,负担主要在墓地费用,建议在对公益性公墓实施政府定价的基础上,加大对经营性公墓的价格管控。推行绿色殡葬,还需创新思路

  为体现国家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方向和精神,立法对绿色殡葬作了系列规定。如规定采取节地生态安葬的,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应当给予适当补贴,还规定要根据需要为实行节地生态安葬的逝者建立统一的纪念设施,并要求公墓建设应当采取节地形式,对墓位占地面积、墓碑高度作了限制性规定。



  除了减少墓地面积增量,化解存量也很关键。目前,散坟面广量大,还有一些违法违规私建硬化墓,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对此,立法对处理化解作出引导性规定,鼓励居民将公墓区域以外的已有坟墓迁至公墓、骨灰堂安葬。

  丧事、祭扫活动扰民一直是殡葬管理难题。为此,条例草案规定,除丧事活动场所外禁止在公共场所举办丧事活动,在私人场所举办丧事活动不得对他人的正常工作、生活造成影响,应当遵守道路、市容、环境等管理规定;祭扫活动应当遵守有关管理规定,不妨碍公共秩序、公共卫生和不影响他人正常工作和生活。

  当前,殡葬领域面临的最大矛盾是用地。省人大社会委调研认为,妥善解决殡葬用地矛盾,还需创新制度性改革。审议意见建议,鼓励积极探索在山林地、永久生态林地等适当区域,在不改变原山林地的土地性质和基本用途的前提下,划定集中安葬区域进行山林地立体复合利用,实行无害化生态安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69

主题

1万

回帖

4万

积分

巡抚

积分
48735
发表于 2020-11-25 19: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苏
其实还是以前的土葬好,环保节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