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人们对爱情的美好向往。在盐城市滨海县陈涛镇后三层村,百岁夫妻辛道同和戴建芳携手走过了82年的风风雨雨,相知相伴跨越5代人,演绎着最浪漫的故事。老两口有何爱情“保鲜”秘诀?为何能如此长寿?
△辛道同和戴建芳夫妇
“他很疼爱我” 12月20日,现代快报记者来到这对百岁夫妻的家,辛道同老人微笑着出门迎接,虽然岁月的痕迹已经爬上他的脸庞,但他双眼有神,精神矍铄。“快,进来坐。”此时,100岁的戴建芳老人也从屋内走出来,她穿着格子外衣,面色红润、神态慈祥。 说起老两口的爱情“保鲜”秘诀,戴建芳老人有点不好意思,害羞地说道:“他很疼爱我,我一辈子没怎么做过饭,都是他做饭。”据二儿子辛达仁介绍,以前父母年轻的时候,有段时间母亲身体不太好,家里的家务活都被父亲包了。后来母亲身体好了,父亲说已经习惯烧饭做菜了,都让他来,“闲来无事的时候,父亲还会骑自行车带着母亲出去走亲访友、逛逛集市。”

“公公不仅会洗衣做饭,还会自己做毛线衣、毛线鞋,手巧得不得了。”小儿子辛达俊的媳妇邱荣英说,公公最拿手的便是勾毛线鞋了,说着,邱荣英拿出一双婆婆穿的线鞋,“这就是公公亲手给婆婆勾的,你们看看这针线,跟外面卖的没什么两样。” “我的生活就是和老伴儿一起慢慢变老。”在老两口家中,辛道同老人和记者说话间隙,偷偷地捏了一下老伴的脸,得逞后笑得合不拢嘴。

△辛道同老人骑车
双脚扎根泥土,共同收获长寿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辛道同夫妇一生育有5个子女,家族现有88口人,五世同堂,其乐融融。多年来,两位老人日常生活主要由二儿子辛达仁和小儿子辛达俊轮流照料。“老两口住的地方靠我们家,所以我们平时照顾得比较多。”小儿子的媳妇邱荣英说,二哥辛达仁隔三岔五会来看看他们,带点吃的、穿的、用的给他们。 “很多人都很好奇我公公婆婆为什么这么长寿?他们的作息时间非常有规律。”谈到老人们的生活起居和饮食,邱荣英了如指掌,每天早晨,他们天蒙蒙亮就起床吃早餐,11点左右吃午餐,12点半午休,下午3点左右起床。等到了晚上,七点多就早早睡觉了。在饮食上,他们早晚都吃一到两碗粥,中午吃一大碗饭。公公每天都要喝点小酒,一天2两,雷打不动。 “我父母也都很乐观开朗、勤劳好动,只要是他们自己力所能及的事绝不麻烦别人。”辛达仁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即使已经100岁高龄了,平时照样洗衣做饭,还下地干活。家前屋后、里里外外都是父亲打理操持。门前地里的油菜,都是他一人栽的。做子女的劝他不要做,他还跟大家急,“而且我父亲一辈子尽做好事。以前农村几乎都是泥路,一下雨自行车、电瓶车都会陷进去。父亲只要看到人家车子骑不起来了,都会跑过去主动帮忙,好多人夸他心肠好。” “老人长寿不仅是他们的福气,也是我们的福气,看到他们身体健康、和和美美,我们做小辈的在外面打拼心里也高兴。”辛道同的孙女辛才美说。

△全家福
老人过百岁生日,上演“世纪碰面” 平时,家里有儿子、儿媳陪伴照顾老两口。每逢周末和节假日,儿孙们便会回来看望他们,陪他们说话、唠嗑、看电视,家里总是格外热闹。“我们孙子孙女就有10多个,个个都有出息,过节回来可热闹了!”戴建芳老人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孩子们都孝顺,我和老伴身体也蛮好,这是求也求不来的福气,我们很知足。” 今年辛道同夫妇同为100岁,为了给老两口过一个温馨的生日,从10月5日晚到6日,辛道同夫妇的子孙从五湖四海齐聚三层村。他们不仅在村里用露天帐篷摆了几十桌酒菜,还为老人搭了表演舞台和祝寿的气模拱门,十分喜庆热闹。 生日上,百岁老人和6个月的小玄孙上演了“世纪碰面”。“这个小玄孙是家族最小的第五代,爷爷抱着他的时候,小宝宝还用胖乎乎的小手摸了摸爷爷的胡子,大家看了都很激动。”辛道同的孙女辛才美说。 “老两口100岁都还在,并且相知相伴这么多年,真的很难得啊。”重孙媳妇李兰感慨道,过生日的时候,看到他们自然地围围巾、拉拉手,大家既高兴又羡慕,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