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盐城市第八次党代会召开之际 9月23日 《盐阜大众报》专版 以“勇担使命谋跨越 聚力攻坚谱新篇”为题 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和今后工作思路
原文如下
“滨海县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立足脱贫攻坚、全面小康、‘十四五’开局等不同时期的阶段性特征,先后提出‘三争’‘走向前列’‘三大跨越’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发展目标,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干群,取得了不平凡的业绩。”日前,记者从滨海县第十三次党代会获悉,近年来,作为革命老区、红色故土的滨海县,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积极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和“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找准符合县情实际的高质量发展路径,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使命担当,地区生产总值连跨两个百亿级台阶,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五年高于经济增速,入选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创成国家园林县城、卫生县城,获评全省法治建设示范县,谱写滨海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 向海图强树立“高格局” 实现强势崛起,理念格局必须“高”。滨海县树牢“向海而兴”意识,坚持系统观念,把握内在逻辑,推动陆海统筹,从“筑堤捍海”真正变为“拥抱大海”。 “我们强化枢纽功能,统筹港口集疏运,实施北港池20万吨级航道、北疏港航道‘四改三’和通榆河扩容工程,推进淮河入海水道二级航道与滨海港直连工程。同时加快疏港铁路、滨淮高速公路建设,提升港口与高速、铁路及大运河、长江水系的通联水平,力争‘十四五’末港口吞吐量超亿吨。”记者了解到,滨海坚持海域陆域协调联动,实施基础设施扩能工程,以滨海港为龙头,构建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为形成向南融入长三角、向东对接东北亚、向北连通环渤海、向西联动沿淮河的全方位开放格局,滨海强化服务功能,完善城市路网,实现县城10分钟上高速、县域15分钟通干线。“大港时代打开了面向世界的窗口,高铁时代缩短了与周边城市的距离,我们滨海建了高铁站之后确实方便了许多,在家门口就可以乘车去往全国各地。”对于便捷快速的高铁站综合交通枢纽以及城市公交网络,群众纷纷竖起大拇指。 “我们将深刻领会党代会精神,锚定建设‘两带’交汇点战略定位,抢抓沿海发展历史性机遇,加快打造长三角北翼现代化大工业基地,全力推进经济总量、城市能级、乡村振兴‘三大跨越’,在江苏沿海高质量发展中强势崛起。”滨海县交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项目建设按下“快进键” 盐城市委七届十三次全会提出,把产业项目建设作为稳增长的第一抓手。滨海紧盯这一目标要求,紧抓项目建设“牛鼻子”,放大江苏沿海高质量发展经济带和淮河生态经济带“交汇点”的区域优势,紧扣“门户城市”定位,全面提升主导产业、县城港城和交通枢纽能级,构建县域“一极一轴一网”发展空间布局,全力加快重大项目建设。 “去年,滨海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亿元,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滨海县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长三角一体化中心区城市、江苏沿海开发重要节点城市,滨海已成为一座正在加速转型发展的新兴沿海城市,随着国家战略交汇叠加效应的加速释放,滨海正全力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北翼现代化大工业基地和江苏沿海发展新高地。 “为让项目招引成效更加明显,我们实施经济总量倍增工程,紧紧围绕‘千亿GDP’目标,推动项目大突破、产业大集聚、总量大扩张,为高质量发展积蓄强劲动能。”滨海县项目办负责人表示,滨海立足沿海做强临港产业,持续攻坚大型钢铁基地,提速推进金光纤维素纤维项目,加快建设中海油LNG二期、国信能源、风电产业园等百亿级能源项目,大力发展现代港口物流,打造千亿级临港产业集群。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滨海不断壮大主导产业,推动电子信息产业从小到大、汽车零部件产业延点成线、先进机械制造产业由弱转强、新材料新医药产业革旧创新。“我们做好时间表、画好路线图,督导项目高频推进,提高项目的履约率、开工率、投产率。”滨海县项目办负责人表示,将完善服务机制,打造配套服务齐全、专业协作便捷的产业生态,深化“一门、一窗、一次、一件事”改革,以政府有为促进市场有效。
智慧农业注入“新活力” “我们以实现绿色生态农业为导向,以农业、农产品增值最大化为目标,深入推广‘四新’技术,建成朗坤农科园、元罗设施蔬菜基地等一大批示范基地,园区‘四新’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100%。”日前,记者在滨海县农业园蝴蝶兰花卉生产基地看到,一朵朵盛开的蝴蝶兰娇艳欲滴,让人流连忘返。 科技兴则农业旺。滨海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生态惠民,持续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数字农业,依托朗坤农科园,建设“三农”“智慧大脑”;依托社会化服务联盟,延伸全域覆盖的数字“神经网络”,全面提升农业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得到了有效提升。 农村要致富,产业做支柱;产业要发展,融合是关键。为推进产业链条延伸,滨海加强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台湾蝴蝶兰、梨花雨生态园等重点项目建设,运用“智慧农业”为乡村振兴注入发展活力。“我们突出创建现代农业园区,重点推进‘一主一辅多点’园区体系建设,实现农业示范基地‘双超’目标。”滨海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 “我们加强与上海大型商超合作,推动农业企业在上海设立专卖店、办事处,建设上海市外蔬菜主供应基地。”记者了解到,滨海县拓宽渠道,与上海市场建立有效衔接,大力发展生鲜农产品“进社区、进食堂、进学校、进超市、进家庭”的配套服务模式。同时滨海引导农户将绿色、有机、无公害标准贯穿种植全过程,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全县目前拥有有机食品4个、绿色食品4个,新通过认定的省级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14个,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60%。 绿色生态绘就“美景图”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滨海县壮大乡村经济,推进生态惠民,加快探索具有沿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将当地生态优势转化为惠民富民的新增长点。“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产业兴旺的着力点要放在壮大特色产业上,让群众分享产业融合红利。”滨海县相关负责人表示。 住有所居,承载着百姓最朴实的期待与梦想,是实现幸福的关键一步。滨海县用农房改善的实际成效让群众感受美好生活愿景,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群众。“你看这客厅亮堂堂,配套也齐全,我们很开心能搬进这新居。”看着新房子,村民于老伯压抑不住内心的喜悦。记者了解到,滨海县将持续改善农村住房条件,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推动卫生、文化、养老等优质资源向农村延伸,努力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 发展质量高不高,就看群众生活好不好。滨海县坚持富民安民一体推进,实施幸福生活提档工程,在教育上深化改革,推动资源分配更合理;在养老上实施敬老院公办民营改革,构建医养、康养相结合养老服务体系;在文化上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功能持续提升;在社会治理上升级治安防控体系,提升法治服务保障能力,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勇担使命谋跨越、聚力攻坚谱新篇,在江苏沿海高质量发展中强势崛起,既是目标追求,也是奋进姿态,更是时代责任。滨海正一步一个脚印,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把一个个美好愿景逐步变为现实。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