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立即注册

游客您好!登录后享受更多精彩

查看: 841|回复: 0

读懂这四句话,人生路会越来越好走

[复制链接]

640

主题

169

回帖

3457

积分

知县

积分
3457
发表于 2018-9-10 06: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江苏
一、 知天命 知礼仪 知人言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

意思是:“如果不懂得命运,就不能做君子;如果不懂得礼仪,那么就不能立身处世,不懂得和别人的相处之道;不善于分辨别人说的话,就不能真正的认识这个人,看清楚这个人。”

原来有一些说法,就是说天命是假的,这种东西不存在,是迷信的,但是在我国儒家文化当中,天命是客观存在的并且可以主观改变的。这里说的天命包括人和大自然的关系,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还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又包括人的道德责任,做人的准则。人总是在一定的条件下生存,而且要有所承担,无从推卸,因为这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天命。

人要知道自己的历史使命,也就是使命感,从而顺应社会,乘势而为,百折不挠的向着定下的目标前进,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二、 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过分追求完美

‘’尽美矣,又尽善也‘’。—《论语》

意思是说:“一个人做事或者解决问题要求绝对的完美,这是人的一种正常的心理状态。但是如果过度的追求所谓的完美,而不考虑自身的能力和实际状况,就是属于不切合实际的完美主义心理。俗话说:金无足金、人无完人。因此过分追求完美,只不过是自寻烦恼罢了‘’。


三、 中庸处事,才是长久之计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

意思是:“这里所说的中庸不是不分辨是非、不讲原则、调和矛盾、一团和气、或者保守固执、不前不进、甘居中游,”而是教导大家自觉的进行自我提升自我督促,自我学习,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的人,达到至仁、至善、至诚、至道、至德、至圣的理想人物。这是为人处世的基本方法‘’。

再者,人的喜怒哀乐也可以以儒学的中庸做为重要的指导原则。 喜、怒、忧、思、悲、恐、惊、本来就是人的正常心理活动,然而七情六欲变化过度,也会出现严重的问题,对人的身体造成严重的伤害。

凡是皆有度,必须适可而止,急功近利,欲速则不达。


四、 内圣外王以刚强

“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欲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庄子

大意:‘’ “内圣外王”之道,不是儒家学派的首创,但是历朝历代的学者都将其归咎为儒家的主要思想。“内圣”就是自己要有高的修养,那么怎么提升自己的修养呢?就是把君子当成自己的榜样来要求自己。但是仅仅提高内在的道德修养,还远远的不够,必须还要“外王”。“外王”就是所谓的“去做实际的事情”,即我们不仅仅要有好的内心修养,还要把它和现实生活相结合,并且要做出业绩来‘’。

人首先要培养自己的品德,然后要“立言”,意思是你说的话能让大家受到启发和教育。但立德,立言,还不行,还要立功,就是要做出好的业绩来。
支付宝2大福利

1/现在打开支付宝首页搜
索“1564111”,即可领红包
普遍10元左右  百分百领取

2/【免费申请支付宝收钱码】
复制这条信息nVkz8011KE后打开支付宝,申请收钱码,使用收钱码收钱,提现免费,每笔到账还有语音播报!
1536533168586.jpg
1536533169262.jpg
1536533169630.jpg
1536533169915.jpg
1536533170165.jpg
1536533170537.jpg
IMG_20180909_03422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