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滨海县在持续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开展非法营运专项整治,严查疫情期间非法经营的“黑车”,防止疫情从非法客运渠道输入。据统计,自7月27日至8月9日,累计查处非法网约车、顺风车、“黑车”等非法营运车辆51辆。

 滨海县交通运输局结合当前疫情防控情况,在G15滨海出口、蔡桥出口、S327滨涟3个查验点设防布控,积极做好外来车辆检查、人员查验等疫情防控,同时毫不放松对非法营运行为的查处力度。
  

此次整治行动,采取联合研判、联合执法、联合处置的执法模式,主要对非法营运客车、非法网约车实施联合打击。
1建立联勤联动机制通过建立联勤联动机制,对高速公路收费站及服务区等重点区域实施联合监管,重点查处未经许可从事非法客运经营、外省籍包车异地经营、客运班车不按批准的客运站点停靠或者不按规定线路班次行驶等违法违规行为。 2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交通执法大队本着“大队牵头,部门协同、快速响应”原则,对3个卡口点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同时主动联合县公安局交警大队、高速交警四大队、高速交通执法二大队等部门,组成联合整治队伍,优化执法力量,整合执法资源,加大巡查力度和频次,对涉嫌从事非法营运车辆逐车核查,切实形成联合整治合力。  3依托大数据实施精准打击通过大数据比对分析、定期分析研判经常往返滨海的车辆,是否涉嫌从事非法营运,一旦查实其从事非法营运,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的同时,将该车列入“高速稽核名单”禁止驶入高速公路,从而切实提升打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设立专门投诉举报电话为更好的鼓励广大社会群众共同参与非法营运整治活动,交通执法大队专门设立投诉举报电话,多渠道向社会公布。在接到举报电话后,指挥中心第一时间调度就近执法人员赶赴现场进行查处。对社会公众投诉举报的非法营运车辆,一经查实,从重处罚。 5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交通执法大队在执法中始终坚持行政处罚与法治教育宣传相结合,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单以及电视、广播、微信等方式,广泛宣传非法营运车辆(黑车)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对社会带来的安全风险,教育广大市民为了自身和家人安全,坚决拒绝乘坐“黑车”。
    
6鼓励全社会共同参与积极鼓励和引导广大群众广泛参与,努力形成全社会支持参与、齐抓共管、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同时交通执法大队还督促引导客运从业人员严格遵守行业规范,遵纪守法,不断提高道路运输服务质量,切实维护广大乘客的合法权益。 
特别提醒:非法营运车辆,未经防疫消杀,当前情况下更可能因为行程随意带来疫情扩散风险,同时存在一定安全隐患。滨海交通呼吁广大市民,乘车时选择正规车辆。滨海交通执法部门始终对非法营运保持高压态势,以“零容忍”态度开展非法营运专项整治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