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青年文明号 近日,共青团中央、最高人民法院、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司法部等23家全国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组委会成员单位决定,命名在2019-2020 年度全国青年文明号创建周期中,符合创建条件且表现突出的1881个创建集体为“第20届全国青年文明号”。 其中,盐城有3家集体榜上有名 他们是 盐城市盐都区人民检察院第三检察部 江苏省阜宁县人民法院东沟人民法庭 盐城市供水保障中心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三家优秀的集体吧!
盐城市盐都区人民检察院 第三检察部 01 盐城市盐都区人民检察院第三检察部现有干警6人,35周岁以下干警5人,平均年龄31.7岁,其中硕士研究生1人,中共党员4人、共青团员1人。先后创成全国青年文明号、江苏省青年文明号、省青少年维权岗;获评盐城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先进集体、全国文明单位。9人次获评“《清风苑》宣传先进个人”“全市优秀共青团干部”“全市优秀少先队志愿辅导员”“全市优秀普法志愿者”“市区结对帮扶先进个人”等省市荣誉。
以法护学,做迷途少年的“引路人” 认真贯彻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要求,两年来作出相对不起诉6人、附条件不起诉27人,并实行个性化精准帮教,27名涉罪未成年人改过自新重返社会,其中两人考上省内知名高校,相关做法被《检察日报》《方圆》等国家级媒体宣传。牵头联合五部门制定出台《关于加强罪错未成年人分级保护处分工作的实施办法(试行)》,持续推进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处遇工作,彰显检察担当。
融法于教,做防疫抗疫的“急先锋”
疫情期间,以网络安全、校园暴力等主题拍摄《都检“未”你,网课无忧》《这些“玩笑”开不得》等6节法治课,通过教育系统网课平台,定期向全区4.5万名中小学推送;组织干警慰问援鄂医护人员家属,捐款助力抗疫,参与一线防疫。创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宣传模式,制作公益宣传片《关爱孩子、关心未来》,获评全国检察机关第三届新媒体展播优秀作品奖;在开学季创作的音乐MV《同学向前走》,被省、市检察院微信公众号和《学习强国》推介;联合团委、教育部门举办《青春一“典”通》法治公开课,获评2020年青少年“法治公开课”省级示范课。
依法履职,是弱势儿童的“守护神”
全市首创多部门联动的未成年人综合保护体系,对涉案未成年人、留守儿童,从临界预防、亲职教育、司法救助等方面,形成社会、学校、家庭联动的工作体系,被江苏省检察院评为典型事例、入选盐城团市委青年创意集市活动。部门干警牵头的“爱心妈妈”志愿服务队,连续10年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在全市率先建立两家“法润青春”检察室,为中小学生提供法律帮助;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周”活动,两年来为全区40多所中小学、幼儿园、高职院校3万余名师生普及法律,发放法律口袋书、主题海报等4万余册。联合持续17年开展“普法校园行”的区“夕阳红”法治宣传队,打造“检察蓝”+“夕阳红”结合、中小学全覆盖的普法“彩虹工程”。
给法添彩,做多才多艺的“文工团”
积极参加各类主题演讲比赛、省市法学会学术交流、检察系统专题讲座等活动,举办检察开放日、法治公开课等,始终坚持司法为民职业价值取向,培养干警办案办事综合能力。部门干警先后在《人民检察》《检察日报》《江苏法制报》等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调研宣传文章30余篇,一案例入选省院公告案例、二篇论文入选国家和省级论坛论文集。
江苏省阜宁县人民法院 东沟人民法庭 02 阜宁县人民法院东沟人民法庭现有工作人员6名,包括法官2名、法官助理1名、辅助人员3名,平均年龄不足35周岁,先后被表彰为“全省优秀人民法庭”、“全省法院系统先进集体”等,并有多名青年干警获得市级以上荣誉。 立足实际 勤学多思
认真贯彻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要求,两年来作出相对不起诉6人、附条件不起诉27人,并实行个性化精准帮教,27名涉罪未成年人改过自新重返社会,其中两人考上省内知名高校,相关做法被《检察日报》《方圆》等国家级媒体宣传。牵头联合五部门制定出台《关于加强罪错未成年人分级保护处分工作的实施办法(试行)》,持续推进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处遇工作,彰显检察担当。
争先创优 尚法厚德
创新社会治理方式,与板湖镇戚桥村等12个村居签订“无讼和谐村居”共建协议。依托“审务进基层、法官进网格”组织青年干警进网入格120余人次,打通“诉”“调”之间的“节点”。始终坚持执法办案与司法调研同频共振,全庭青年干警人人动笔,积极开展司法调研,3份信息调研报告获县领导批示肯定、5篇调研文章在国家级媒体刊载、2篇司法建议获市级以上优秀司法建议。开展基层村居组织法治化治理专题调研,形成调研成果供党委政府参阅并转化为裁判规则指导审判实践。
发挥职能 敬业为民
近三年累计办案1770件,法官人均结案354件,法定审限内结案率98.02%,简易程序适用率85.61%,无12个月以上未结案件,无发改案件,群众法治满意度显著提升。扎实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司法行动,对经济新常态下阜宁县支柱产业环保滤袋等行业出现的矛盾纠纷选取典型案例予以讲解预警,为恒河油脂、欧蓝森布业等30多家企业提供诉讼指导等司法服务,切实增强企业风险防控能力。落实“行走的法庭·问答村居”司法行动,开展法治副校长进校区、民事审判进社区、法暖企业进园区、巡回审判镇村行、法治集市等活动30场次,普法教育受众达3000余人次,提供法律服务200余次,传递法治“好声音”。
盐城市供水保障中心
03 盐城市供水保障中心成立于2020年8月,是隶属于江苏省盐城市住建局的正科级公益一类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现有职工10人,平均年龄33.8岁,其中35岁以下7人。均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高级职称1人,研究生学历1人。业务职能主要为考核新水源运行单位、统计全市供水行业、组织行业管理及技术研究、水源地达标建设、城市节水工作和完成上级交办任务等。
严格工作流程,保障供水安全
盐城市供水保障中心的前身为盐城市盐龙湖饮用水源管理处,在新水源建成投用前,作为主供水源的盐龙湖7年期间累计向盐城市区安全、稳定供水约5.6亿吨。2019年5月底和2020年3月初,在新水源供水异常的情况下,盐龙湖水源及时完成主供水源切换,安全、稳定向市区水厂应急供水2次,为保障市区供水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筑牢道德教育,提高文明素质
盐城市供水保障中心党支部连续5年被局党委表彰为“五好基层党组织”,获得江苏人居环境范例奖、江苏省青年文明号和盐城市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多位职工分别被盐城市委、省住建厅、团省委表彰为“盐城市优秀共产党员”“盐城市最美职工”、市五一劳动奖章、“盐城好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优秀志愿者、市考核记三等功、“全省住建系统先进工作者”、“全省住建系统重点工程劳动竞赛有功个人”、“省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
履行社会责任,提供优质服务
盐城市供水保障中心积极开展结对共建,密切干群关系。结对帮扶盐南新村城市特困家庭1户、“牵手致富”慰问射阳县长荡镇陈林村困难农户2户,在中秋、国庆、元旦前夕组织党员登门慰问。积极参加市、局组织的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宣传环境保护和饮用水安全知识。关心青少年教育,为本地大学提供社会实践平台。引导盐城工学院学生参观盐龙湖饮用水源,讲解盐龙湖生态净化工艺和去除效益,号召青年人增强保护水源、爱护环境的意识。
加强文化建设,开展创建活动
在节假日期间组织开展环湖自行车赛、拔河比赛等传统项目,与市自来水公司共同组织环湖长跑友谊赛。开展“文明盐城•月月行”之“我们的水源”主题科普活动,组织各年龄段市民代表参观盐龙湖水源地,单位的党员志愿者进行了盐龙湖源头活水通过人工浅表流生态湿地水质净化工艺知识科普工作。引导职工低碳出行、常态化“拼车上班”。开展“全湖区无烟头”为主题的控烟健康、消防防火宣传活动等。
截至目前,“青年文明号”活动已在我市40个行业(系统)中展开,涌现出全国级“青年文明号”集体43个,省级“青年文明号”集体334个,地市级1813个。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已经成为我市青年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各级团组织的精心组织下,我市一批又一批的“青年文明号”集体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弘扬职业道德、传播文明新风、创造一流业绩等方面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充分展示新时代先进青年集体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