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江苏省阜宁县纪委监委收到群众反映,益林镇某村委会副主任兼七组组长盛某收取该村草滩承包户3年承包金后,既未入村账也未分配给群众的问题。 农村集体 “三资”是村民的“钱袋子”,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该县纪委监委启动“室组地”联合办案机制,通过走访村民、核查承包合同及资金流向等,很快查清问题:盛某收取承包金后,将属于其他四个村民小组的钱款结算给各组组长,剩余则存入个人账户用于私人经营。最终,县纪委监委给予盛某留党察看一年处分,相关款项予以追缴。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域问题往往存在线索隐蔽、人情干扰大、基层查办力量不足等难题,通过整合‘室组地’力量,发挥各自监督优势,有效破解‘熟人监督难’‘单兵作战弱’等问题。”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 今年以来,该县纪委监委聚焦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域突出问题,深化“室组地”联合办案机制,成立3个协作区,开展整治整改,累计排查出合同不规范、资金监管缺位等问题71个,立案处理53人,收回流失集体资产192万元。同时,督促农业农村等部门强化分类指导、因地制宜,通过公开招拍、承包租赁、合作经营等方式,整改不规范农村集体资产承包合同76个,帮助增加集体经济收入368万元。 为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常态长效,该县纪委监委利用村级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引导群众积极参与“三资”管理,建立小微权力监督清单,推动村级小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从源头上防范和遏制“微腐败”。(霍秦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