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 2023年度穿堤建筑物工程单位工程 暨合同工程顺利完工验收 这标志着这一国家重大水利工程 在防洪排涝、灌溉供水 等关键节点取得新突破 为区域安全与发展再添保障 本次验收的2023年度穿堤建筑物工程,包括新建陶圩河闸站、加固改造西排河涵闸和陈涛地龙。陶圩河闸站设计排涝流量为15立方米每秒,总装机容量1600千瓦;陈涛地龙项目主要由穿南堤及泓道地龙和穿北堤涵闸组成,项目将主要承担起沿线引水灌溉任务,减轻淮河中游防洪除涝压力,提高下游地区防洪标准,保障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目前,陶圩河闸站、陈涛地龙等工程已在2025年汛期发挥作用,保障渠北地区10多万亩农田灌溉和100多平方公里区域排涝需求。 
除防洪排涝功能外 该工程还兼具航运价值 在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 施工单位正在进行北堤填筑 和北侧坡面防护工程的施工 汽车吊、挖机和工人们协同配合 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
  
据了解 滨海境内3公里河道工程 建设工期24个月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泓道扩挖13公里 堤防加固26公里 河坡、堤坡及弃土区防护等

目前 滨海境内2024年度河道工程1标现场 投入人员200余人 挖机28台 推土机6台 运输车辆10辆 当前河道施工1标段 河道工程南堤堤身填筑 南滩面3.0以下河坡防护 等工作已全面完成 下一步将组织进行北堤填筑 和北侧坡面防护工程的施工 预计年底前将全部完成

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 是国务院确定的172项 及后续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 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 江苏省单体投资最大的水利工程
工程于2022年7月30日正式开工 计划2029年竣工 截至目前 工程已超前实现 “工程过半、投资过半”目标 随着工程持续推进 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将成为 防洪、航运、灌溉、生态 四位一体的综合水利枢纽 为淮河流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提供坚实支撑

工程全面竣工后 淮河下游防洪体系将实现 从“被动应对”到“主动调控”的跨越 进一步推动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 助力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
|